《梁家河》一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该书详细介绍了习近平从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间上山下乡知青生活、劳动与工作,与农民兄弟一起同甘共苦,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奋斗经历。建窑洞、堤坝、沼气池,先后办起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同时记录了习近平几次回访延安、梁家河,与村民、群众交谈的真情实感,以及留在百姓心中动人故事。本人读后深受启迪:
(1)要为人民做实事。习近平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里有大学问的地方。正如书中记载,梁家河是一所学校,他在这里收获很多。他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他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2)坚强的意志品格。 在他看来,艰难困苦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他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这个对人的作用很大。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3)百姓情怀。习近平在梁家河,与老百姓打成一片,与他同时期一起共事同事:铁锁、黑子、王栓、随娃......习近平的这些《小伙伴》已是儿孙绕膝,但耳旁依然萦绕着习近平插队时在土窑洞里、热炕头上说的话:“做行动上的巨人”、“一碗水端平”、“人来到世上,就是要为人类办好事”、“要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当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 。 他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1993年习近平再次来到梁家河,看望乡亲;2004年8月14日,时任中共淅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接受延安广播电视台《我是延安人》栏目记者专访,回忆起在延安的插队岁月,他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 2008年习近平参加陕西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我69年1月去的,75年10月离开陕西,这一段时间就成为我人生的一个转折,可以说陕西是根,延安是魂。”2009年11月13日,习近平到延安考察。因行程安排得紧,就把王宪平等几个要好的伙伴请到延安见面叙旧。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回到梁家河,看望慰问这里的村民 。心系群众,把百姓冷暖挂在心上。
(4)学习。习近平下放到梁家河,带的最多、最沉的是书籍,在窑洞里、在田野上,一有空就如饥似渴学习,从书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已。正如习近平说:“书里有更广阔的世界,有更丰富的知识,通过学习增长了见识,汲取了知识,就会变得更坚强、更强大。”他不仅自已读书学习,而且影响和带动周围年青人读书学习、进步。
(5)实干创新 。习近平从下放知青时普通青年,成长为党支部书记,靠的是实干、巧干,先后筑坝,让荒地变良田,粮食翻一翻;又办沼气池,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随后又办起缝纫社、磨房、菜园......。难题一个一个解决,实干就是解决办法。在沼气池旁窑墙前至今保存着习近平说:“就写上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吧。”习近平说:“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面临巧干和苦干的选择,我们要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
艰难困苦,玉汝成城。四十多年过去了, 回顾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岁月,对比梁家河的今昔变化,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人们时时感受到,梁家河这个坐落在陕西北部的小村庄,深深包含着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成为怀揣梦想、甘于奉献的青年人的向往之地,更是无数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