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是第19个世界狂犬病日,今年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行动,共筑狂犬病防控防线”。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大多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100%,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为提升医疗团队应急处置能力、向公众普及狂犬病预防知识,我院围绕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关键环节,同步开展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疼痛性休克应急演练及院内健康宣讲活动,以专业行动守护患者安全。 应急演练:以“练”筑防,提升急救硬实力。 
“患者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后突发面色苍白、血压骤降、诉全身剧烈疼痛!”随着模拟场景启动,我院门诊应急演练正式开始。接诊护士第一时间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呼救并启动应急预案,医护团队迅速到位:医生快速评估病情,下达“肾上腺素注射、吸氧、建立静脉通路”等急救指令;护士熟练配合完成给药、生命体征监测及抢救记录;各环节衔接顺畅、操作规范,最终模拟患者转危为安。此次演练聚焦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使用中罕见但高危的疼痛性休克反应,通过“实战化”模拟,不仅强化了医护人员对不良反应的识别能力和规范处置技能,更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优化了人员分工、物资调配等细节,提升了协同作战效率,为临床用药安全筑牢“应急防线”。 院内宣讲:以“讲”传知,普及预防关键点。  演练结束后,我院医护团队面向院内职工及就诊患者开展狂犬病预防健康宣讲。宣讲中,医生结合临床案例,重点讲解狂犬病的危害、暴露分级标准(I/II/III级)及对应处置措施,尤其强调Ⅲ级暴露患者及时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重要性;同时提醒大家,被犬、猫等动物抓伤咬伤后,需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约15分钟,再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规范处理,避免因延误处置引发风险。现场通过互动答疑、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让大家直观了解狂犬病预防的关键步骤,进一步提升了职工及患者的风险防范意识,推动“早预防、早处置”的健康理念落地。 世界狂犬病日的意义,在于时刻提醒公众重视狂犬病防控。我院始终以患者安全为核心,此次“演练+宣讲”双轨活动,既是对医疗应急能力的提升,也是对健康知识的普及。未来,我院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以专业能力和暖心服务,为广大市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